这种假冒行为不仅在挑战法律,也在挑战公序良俗,挑战一个社会基本的道德观念,污染网络生态
近日,“上海女教师被举报出轨未成年学生”一事引发关注后,离奇的一幕又发生了:疑似“涉事女教师开直播”的社交账号出现,有账号信息关联了“33岁”“上海·虹口”“华东师范大学”等内容。此外,还有“我是张老师”“我不是张老师”等擦边账户涌现。据最新报道,目前大批高仿号已被平台封禁。
但显然,这些账号背后的炒作者之所以敢这么做,是存在一种侥幸心态:大不了被封号呗,回头再找别的个人信息注册就是了。也因此,打击类似的假冒行为,不能止于封号。
首先,法律上的责任应该追究到底。比如,如果冒充他人散布不实言论,涉嫌违反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规定的“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”,可处拘留、罚款等处罚;如果凭借冒充获得打赏等,达到一定金额,还可能涉嫌诈骗。
对于被冒充的当事人来说,有一些账号直接使用其照片,涉嫌侵犯肖像权。如果本人提出追究责任,相关部门也应积极介入。平台也可以进一步完善黑名单制度,对这些假冒者实行平台禁入。他们既然敢以“脸”试险,那么就不妨从封杀账号延展到封杀“人脸”,完成真正处罚到人的闭环,提高震慑力。
还要认识到,不只是明面上的侵权,如果这些“高仿当事人”开播乃至带货,行为本身就对当事人构成了伤害,它给社会外放的潜台词可能是这样的:你看我都被曝光、围观、批评成这样了,还要公开露脸直播,我就是无底线怎么了?
一些不明真相、未经求证的网友,如果下意识信了这些账号,对当事人产生了误解,进而在认知上甚至行动上鄙视、羞辱当事人等,这种伤害虽然难以具体计算,但不能否认它的存在。同时,这种假冒行为不仅在挑战法律,也在挑战公序良俗,挑战一个社会基本的道德观念,污染网络生态。
这种现象让我们看到,为了赚眼球、博流量,有些人已经卷到了一种新境界:通过刻意制造无节操、无底线的形象,来达到走红目的,所谓“不管黑红、丑红都是红”。如果对此类行为缺乏有效惩戒,可能会诱发模仿效应,败坏社会风气。
还有一个细节令人如鲠在喉:有账号直接打出了“我就是要接住这泼天的财富”简介。对这样一群“玩的就是底线”的人来说,谴责他们没底线,并没有多少说服力。关键还是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买单,付出应有代价。
华人网阿肆编辑报道